2007年7月30日星期一

亞洲金融危機能否使我們更聰明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gjjr/zxdt/200707/02/t20070702_12026502.shtml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隨之潘多拉之盒被打開了,一場遍及亞洲的金融風暴席捲而來,危機蔓延的速度令人瞠目,直到1999年才逐漸平息。十年過去了,雖然許多重大事件都逐漸湮滅在歷史長河裏,但亞洲金融危機卻始終是刻在亞洲人心中的一道傷痕。從危機中走出的亞洲國家,也在痛定思痛,努力通過改革來消除下一次危機的可能性。  
  雖然由於特殊的經濟金融體制,中國並沒有陷於危機的痛苦,但同樣遭受了較大的外部衝擊。同時,在受影響較大的國家身上,通過對危機動因的觀察,我們也找到了很多自身的影子。問題是:現在我們能否真正吸取教訓,避免一次真正的金融危機?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與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這成為我們所面臨最大的外部不確定因素。從國內來看,在對亞洲金融危機的反思中,仍然有幾個重要問題沒有清楚了解,或許才是威脅金融安全的達摩克裏斯之劍。  

  首先,面對日趨複雜的現代金融市場,怎樣才能穩定市場預期與信心?金融市場魅力的本源在於風險,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風險波動的不確定性更大。金融市場穩定,除了要有良好的監管、健全的市場基礎設施、成熟的金融技術之外,還要有相對穩定的市場預期,並且不破壞微觀主體的信心。因為,市場預期的變化會對資金流動產生重大影響,如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受損最大的五國,1996年私人資本凈流入為729億美元,1997年凈流出為110億美元,造成的後果不言而喻。應該說,直到1997年擴大內需開始,中國政府才嘗試現代意義的宏觀政策調控,政策制定與實施還缺乏藝術。無論是先前貨幣政策刻意追求“出乎意料”,還是最近印花稅調整中前後傳遞資訊矛盾的無心之失,都會嚴重損害市場預期的穩定,最終結果是破壞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  

  筆者認為,金融活動本質上是建立在人們對未來的樂觀態度基礎上,信心則是維繫金融市場運行的無形基礎,一旦非理性預期積累到使人們喪失參與金融遊戲的信心,則市場崩潰和危機蔓延會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從此意義上講,成熟的政府監管,在於維繫政策模式的特定姿態和可預期性,以此使人們能夠明白市場遊戲規則,從而理性應對各類金融事件的衝擊。  

  其次,隨著金融創新的加速,我們對伴隨的風險是否胸有成竹?從去年開始,金融產品創新的步伐在我國逐漸加快。無論是公眾熱議的股指期貨,還是ABS、MBS和人民幣期權期貨,都是發揮相對落後的金融資源效率所必需的。從近年來國外CDO產品的發展來看,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各類新型金融工具的誕生,本來是為了管理特定風險,然而複雜金融技術的出現,卻同時帶來了令人難以理解的風險收益結構,產生了更多難以控制的風險。  

  迄今為止,國內推進金融產品創新的動力,一直是為了應對傳統意義的風險。如人民幣衍生品多是為了應對匯率、利率風險,股指期貨為了應對缺乏做空機制的股市風險。然而,一旦這些產品推出之後,我們所面臨的另一層面風險,就是如何使這些金融工具能發揮風險管理效率,而不被濫用。關於美國橙縣和巴林銀行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失敗的例子我們已非常熟悉,但回到我們尚不成熟的金融體系中,如果出現類似事件,危機被放大的可能性更高。對此,無論是監管模式的適應性改革,還是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儘快進入角色,都是將來避免金融風險累積的必要條件。  

  再者,對於國際“熱錢”的衝擊,如何從國家金融安全的高度予以應對?對亞洲金融危機,最得到公認的就是把國際遊資作為罪魁禍首。目前,我們面臨的是極度不穩定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以及全球流動性過剩背景下短期資本的聚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不斷融合,由於新興經濟體的投資收益率相對較高,包括對衝基金在內的各類機構都有進入獲利的強烈衝動。有了資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各國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投機性遊資必然對新興經濟體金融市場的內在不穩定性推波助瀾。  

  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是不斷提高的,因此未來被衝擊的可能性也在逐漸增大。今年2月27日全球股市大跌從中國A股市場開始,正如索羅斯所言,“日本長期零利率催生的大量日元套利交易”竟成了A股暴跌的罪魁。在我們習慣於對這些資本神話隔岸觀火的時候,可怕的海外對衝基金卻不知不覺的來到身邊。在5月30日股市暴跌之前,也有對外資機構集體唱空的質疑。雖然筆者並不認為背後有某種陰謀,但這說明瞭問題在於政府監管的缺陷,導致外資基於獲利目的能夠對資本市場穩定產生衝擊。任何資本都有獲利要求,這不是道德問題,關鍵在於政府要基於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開始有所防範,才能避免海外投機資本在將來更加恣意,而損害國內金融市場穩定。  

  最後,能否建立起社會利益均衡機制,防止政治風險的共同衝擊?穆迪公司近期發表了總結亞洲金融危機的報告,指出人們仍未弄清楚的重要問題之一,是對政治風險的認識不足。脆弱的金融體系,加上潛在的政治危機,往往會給一國帶來噩夢般的境遇。在亞洲金融危機中,遭受影響較大的泰國、印尼,其政治風險對危機的助推作用不容忽視。而遭受影響較小的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政治穩定則為其抵禦衝擊提供了定心丸。  

  當前,國內總體社會形勢穩定,但積累的矛盾和風險也已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在持續20多年的改革後,富裕階層已經在中國社會中初步形成,但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卻在惡化。這種情況不根本改變,會使廣大利益受損人群對改革過程中的政府誠信度產生懷疑,將可能抵制市場化進程,甚至引起社會動蕩。假如真的有金融危機爆發,政治社會穩定應成為避免經濟崩潰的最後堡壘。目前困擾我們的,一方面是國內還缺乏社會利益均衡機制,無法實現利益的協調和補償,因此容易積累矛盾。另一方面,政府政策迫切需要向“民生導向”進行轉型。傳統的效率優先的政策目標已經不適應形勢的要求,只有全面轉向民生型政策,建立就業優先、中低階層福利優先等政策目標,才能充分表達現代政府應有的社會正義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在可能的金融危機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對社會穩定的負面影響。  

  通常來看,人們往往難以認清所處時代的大勢,只有待後人回首,才會一切澄明於心。然而,這並不意味我們無所為,吸取教訓並以理性面對未來,才能避免在同一處跌倒兩次。亞洲金融危機是亞洲共同的經驗和教訓,真正理解其歷史內涵,才能使中國市場化改革與金融深化之路免受重大波折。

Quote of the Day

如果投資者因爲市場上自己所持股票的價格發生不合理的下跌,而感到驚慌並想逃離市場或感到擔心,那麼他就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變成了基本劣勢。

2007年7月29日星期日

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提出銀行業風險五個關注

今天又發現中國銀行業的好文章,應該對分析金融股很有幫助的。



近日,銀監會首席顧問沈聯濤到廈門調研,就當前銀行業經營與監管的熱點和方向,提出銀行業風險的五個“關注”:

一要關注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當前銀監會關注的重要風險之一。由於匯率和利率的調整變化,將會影響銀行的資金價格,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產生重大影響,商業銀行有必要通過模型和壓力測試來檢驗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銀行業監管機構應該關注、研究市場風險對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影響。

二要關注宏觀經濟調控對中小銀行的影響。宏觀調控力度加大後,經營不夠審慎的中小銀行業金融機構可能成為宏觀調控下貸款風險的最後承擔者。其傳導途徑為:宏觀調控力度加大→經濟降溫→企業收入下降→銀行不良資產壓力上升→大銀行在對宏觀資訊的敏感度和預防措施上優於中小銀行→大銀行優化信貸業務結構→擠出較差貸款項目→不夠審慎的中小銀行擴張信貸並承接擠出貸款風險→中小銀行危機出現。因此,應關注大銀行宏觀調控下擠出貸款項目的流向,並及時向中小銀行提示風險。

三要關注銀行計提貸款損失準備與做實利潤、承擔風險的關係。當前多數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總行集中計提貸款損失準備,這與利潤在各級分支機構實現的現實存在矛盾,引起總行與分支機構之間的行為不一致,即在以利潤指標為主體的業績考核體系下,分支機構存在隱匿信貸風險的機會主義,如貸款分類不準確、壞賬核銷不積極等。應關注分支機構出現“利潤上繳、獎金進包、撥備上賬、核銷遞延、高管升級、不良潛伏”的問題。

四是關注流動性過剩中企業的房地產等升值與銀行不良貸款消化的關係。當前流動性過剩推動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大幅升值。銀行以房地產等為標的的抵債資產的價值攀升,銀行處置和沖銷不良貸款更加容易。這是好事,但是也要透徹地看到銀行自身防範和識別信貸風險的能力並沒有提高,消化不良貸款的真正能力沒有得到檢驗。應當關注在無資產價格大幅度上升因素下,銀行自身消化不良資產的機制和能力的建設。

五是關注與人行共用企業融資資訊,特別是大型企業的融資資訊。要防止在統計資訊低限5000萬元以下,又實施了多頭融資,異地融資企業的風險積累問題。

Quote of the Day

"Fit no stereotypes. Don't chase the latest management fads. The situation dictates which approach best accomplishes the team's mission."

-- General Colin Powell

Quotes of the Day

"It is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behind crises. "

-- Paul Volcker, former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doubts that any step will end financial crises, as long as greed, fear, and hubris are "built into the human genome.

http://www.singleglobalcurrency.org/

2007年7月25日星期三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一:不要理會股市每日的漲跌
二:不擔心經濟情勢
三:以經營公司的心態買進股票
四:以管理企業的角度經營投資組合


* 「 若 你 不 打 算 持 有 某 隻 股 票 達 十 年 , 則 十分 鐘 也 不 要 持 有 。 」 — — 《 投 資 理 財 週 刊 ‧ 股 神 巴 菲 特 》


* 投 資 的 秘 訣 , 不 是 評 估 某 一 行 業 對 社 會 的 影 響 有 多 大 , 或 它 的 發 展 前 景 有 多 好 , 而是 一 間 公 司 有 多 強 的 競 爭 優 勢 , 這 優 勢 可 以 維 持 多 久 。 產 品 和 服 務 的 優 越 性 持 久 而 深 厚 , 才能 給 投 資 者 帶 來 優 厚 的 回 報 。--- 美 國 股 神 Warren Buffett


* 股神巴菲特:「財務顧問就是那些比你更需要你的錢的人。」

* 美國股神巴菲特:當那些好的企業突然受困於市場逆轉,股價不合理的下跌,這就是大好的投資機會來臨了。

* 美國股神巴菲特: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

*股神巴菲特:「要投資成功,就要拚命閱讀,不但讀有興趣購入的公司資料,也要閱讀其它競爭者的資料。」

* 股神巴菲特:「金錢並不是很重要的東西,至少它買不到健康與友情。」

* 股神巴菲特:「如果你認為你可以經常進出股市而致富的話,我不願意和你合夥做生意,但我希望成為你的股票經紀。」

* 在股票市場中,唯一能讓您被三振出局的是 - 不斷的搶高殺低、耗損資金。

* 世界上最笨的事情就是 - 看到股價上揚就決定要投資一檔股票。

* 不要以價格決定是否購買股票,而是要取決於這個企業的價值。

* 投資股票的第一原則:不要賠錢。

* 把每支投資的股票都當作一樁生意來做。

* 自認對市場震盪起伏敏感而殺進殺出的投資人,反而不如以不變應萬變的投資人容易賺錢。

* 假如觀念會過時,那就不足以成為觀念。

* 花四毛錢買價值一塊錢的東西。

* 如果股市可以用理論去有效分析,我早就變成路邊的流浪漢了。

* 如果股市投資人只需相信理論上的投資效益,就好比較一個打橋牌,卻告訴他看各家的牌對於橋局沒有任何幫助一樣。

* 買股票時,應該假設明天開始股市要休市3-5年。

* 短期而言,股市是一個投票機器,長期而言,股市是一個體重計。

* 如果你不斷的跟著風向轉,那你就不可能會發財。

* 判斷一家企業的價值,一半是靠科學研究,一半是靠藝術上的靈感。

* 不需要等到股價跌到谷底才進場買股票,反正你買到的股價一定比它真正的價值還低。

* 買股票的時機應該與大多數的投資人想法相反。

* 真正適合投資股票的時機是趁大多數人還未注意股市動態時。

* 理智是投資股票最基本的要求。

* 假如這家公司表現得很好,它的股價絕對不會寂寞的。

* 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 績優企業受制於市場逆轉,股價不合理而下跌時,大好的投資機會及將來臨。

* 如果我們必須藉助穆迪(Moody)或史坦普的信用評分來決定投資與否,不如將錢交給這兩家公司操作算了。

* 假如我在一個五兆的市場中還不能賺錢,要我相信跑到幾千里外的另一個市場能賺到錢,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 一個過熱的股市就像是一名企業的扒手。

* 耐得住時間考驗才最真實,能讓你賺到大錢的。不是你的判斷,而是耐心等待的功夫。我們所做的事,不超出任何人的能力範圍,多做額外的工作,不盡然就能得到與別人不同的結果。

巴菲特哲學之節錄

l 具備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兼具高利潤率和高存貨周轉率。通常能渡過利空狀況,且長期持有的增值機會最大。只要等到短視的股市超賣股票,就可介入這個絕佳的投資對象。

l 當價值導向的投資者因不敵順勢投資的基金經理人而退出比賽,象徵多頭開始泡沫化,也表示退場時機來臨。更具體來説,當股市或大多數股票的市盈率大幅上漲至歷史新高,股市必定處於大規模的投機當中。

l 先對每股增長作出現實的估計,算出未來5年的盈餘總收益,再以股票現價投資與公司債,算出未來5年的利息總收益。最後比較兩者多寡。

l 利空狀況共有五大類:股市修正或恐慌,產業蕭條,單一的不幸事件,結構改變,和戰爭現象。

l 沉住氣,選擇性反向購買良機不是每天都有,然而一旦出現,將為你帶來財富。

l 持久競爭優勢:提供個人和企業重復需要的服務,能在短時間内耗用,具品牌魅力。

l 競價型企業藉由不斷提升廠房設備來維持競爭力,卻造成沉重的巨額長期負債。

l 除非你從一開始就把股票看作是公司部分的所有權,否則切勿入市。

l 準備好堅持不懈地研究你持有的公司和你的競爭對手,要懷著這種信念:沒有人會比你更了解你的公司及其所在行業。

l 除非你至少願意投資5年,否則不要開始集中投資。時間越長,你就越安全。

l 切勿舉債進行集中投資。非舉債的集中投資會幫助你盡快達到你的目標。記住,不期而至的要求資金(margin call)的電話很可能會毀了一個運作良好得很投資組合。

l 按照需要:塑造合適的性情和人格來管理投資組合。不要忘記:投資和投機之間是有區別的。

l 除非你能做到看見自己的股票下跌50%仍然不驚慌失措,否則就不要進入市場。

l 真正的投資者不會擔心錯過行動,他們擔心的是未經準備就採取行動。

l 不要不敢說“不”。要評價所有的機會,就像你一生只能做出20次投資決策一樣謹慎。

l 當其他人都感到悲觀的時候,真正的投資者應當感到高興,因爲他能看到事情的真相:這是以低價買進真正優秀的公司的最好機會。

l 我們只是希望自己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保持警惕,而在其他人恐懼的時候貪心一點。

l 如果這個人的股票根本沒有市場報價,他就會致富,因爲它就不會遭受別人的判斷失誤給他帶來的精神痛苦。

l 如果投資者因爲市場上自己所持股票的價格發生不合理的下跌,而感到驚慌並想逃離市場或感到擔心,那麽他就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變成了基本劣勢。

畢非特十大投資要訣

畢非特十大投資要訣


(首7項至關重要,後3項比較屬於持有準則)

1. 理想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率要高於12%,而且要一貫居高不下,而非偶然上升。重點在於“不下”,因爲“不下”代表競爭優勢強大且持久,因此即使短視的股市對企業的不幸事件反應過敏,企業仍能在短時間内復原。

2. 安全網:理想的總資本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高,有時是因爲公司刻意藉由高股利或進行股票回購,以壓低權益所造成。這麼做是希望高股東權益報酬率能吸引更多投資者,因此,總資本報酬率和股東權益報酬率要雙雙一貫居高不下,才代表具備持久競爭優勢。例外:銀行金融業能一貫超過1%,就已經很好。

3. 理想的歷年獲利紀錄

持久競爭優勢能不斷製造優異獲利,作爲判斷公司獲利是否具一致性的依據,而一致性則代表持久。每股盈餘的紀錄良好,而且呈上升趨勢。公司出現虧損時,你必須抱持懷疑精神,只有經過仔細分析,且徹底了解投資對象的品質,才可以進行投資。

4. 負債何時會引起擔憂

具備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長期負債經常低於目前淨利的五倍。這類公司通常有很多銀行存款和很少負債。足以解決各種疑難雜症。但是,負債多卻不賺錢的公司,可能沒有財力為自己脫困。例外:銀行金融業。

傳統以負債比率確定公司的財務狀況,其實不盡周延,因爲除非公司破產,否則資產絕不足以償還長期負債。對銀行而言,抵押品只是防止賴賬的安全保障。公司利用現金流量來償債的能力,遠比有多少資產作爲負債的後盾更重要。

5. 真正具備競爭性的產品或服務

你希望投資的公司,它的產品或服務是消費者每天都要使用,而且要立即消耗完或經常要替換。重復購買導致有利可圖的競爭優勢。

即使企業因為某個品牌產品或服務,因而在市場上具備競爭優勢,並不表示該公司就是理想的投資對象,因爲管理層可能無法將產品或服務的持久競爭優勢發揮到極致。

6. 工會如何破壞你的投資

如果你發現一家具備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但強勢的工會卻足以分割不斷增長的利潤,那麼你應該仔細考慮清楚。

7. 判斷產品或服務能否隨通脹調整價格

有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可以隨通脹調整售價,卻不影響需求,無論經濟過熱到何種地步,企業獲利依舊不受影響,換言之企業的價值及股價至少和通脹同步,或不受通脹干擾。

8. 公司如何使用保留盈餘 - 合適的營運開支

有競爭優勢的公司,通常不需要將大部分的保留盈餘用來維持營運。關鍵是“維持”。理論上,競爭優勢的“持續性”越長,維持經營的開銷就越少。

保留盈餘的用途有三種類:擴充營運規模,投資於新的企業,或回購股票。而競價型公司面對競爭時,必須保留盈餘維繫經營,導致缺乏餘下的保留盈餘投資新企業或回購股票。

驗證方法:十年内之保留盈餘回報率 = 每股收益之增加 / 保留盈餘總額,是高還是低?

9. 公司回購股票會給投資者帶來利益嗎?

公司利用本身的現金進行股票回購,使流通在外的股數減少,於是就可以在不花一分錢的情況下有效地提高股東的持股比重。

10. 保留盈餘能提高公司的市場價值嗎?

如果能合用合理價格買進持久競爭優勢的公司,隨著保留盈餘不斷為企業創造價值,市場將不斷推升公司股價。關鍵是:公司能否妥善配置資金,和保持公司淨值持續增長的能力。

驗證方法:回顧過往公司股價升跌的增長率,及每股賬面價值升跌的增長率。兩者是否雙雙大幅上升。

畢非特收購指引 十二條不變準則

Guidelines for Buying a Business:
Twelve Immutable Tenets
畢非特收購指引 十二條不變準則


商 業 準 則

1. 該公司是否簡單且易於理解?
2. 該公司是否保持一貫的經營方針?
3. 該公司是否有良好的長期發展前景?

管 理 準 則

1. 管理是否理性?
2. 管理層是否對股東坦誠?
3. 管理層是否能拒絕制度規則?

財 務 準 則

1. 注意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而非注意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
2. 計算“所有者收益”(Owners’ Earnings)。
3. 尋找有高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的公司。
4. 確保公司擁有的每1美元創造了至少1美元的市場價值。

市 場 準 則

1. 公司的價值是什麼?
2. 公司的買價與與其價值相比是否有很大折扣?

To Sum up Buffett's Philosophy in a Few Paragraphs

Long-term buy and hold

Buffett's long-term buy and hold investment style is encapsulated in this quote:

"Your goal as an investor should simply be to purchase, at a rational price, a part interest in an easily-understandable business whose earnings are virtually certain to be materially higher five, ten and twenty years from now. Over time, you will find only a few companies that meet these standards - so when you see one that qualifies, you should buy a meaningful amount of stock. You must also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stray from your guidelines: If you aren't willing to own a stock for ten years, don't even think about owning it for ten minutes. Put together a portfolio of companies whose aggregate earnings march upward over the years, and so also will the portfolio's market value."

The above paragraph contains a handful of significant points that form the cornerstones of Buffett's philosophy:

An easily-understandable business

One of Buffett's key principles is the "circle of competence". In essence, limit your stock market efforts to a handful of industries that you understand. The greater your understanding of a business, the more likely you'll recognis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and danger signs. It's no coincidence that Buffett likes companies such as Coca Cola and Gillette, two consumer-facing businesses whose products are readily understandable to almost everyone. As Buffett writes:


"Investors should remember that their scorecard is not computed using Olympic-diving methods: Degree-of-difficulty doesn't count. If you are right about a business whose value is largely dependent on a single key factor that is both easy to understand and enduring, the payoff is the same as if you had correctly analysed an investment alternative characterized by many constantly shifting and complex variables."


"What counts for most people in investing is not how much they know, but rather how realistically they define what they don't know. An investor needs to do very few things right as long as he or she avoids big mistakes."

'...whose earnings are virtually certain to be

materially higher five, ten and twenty years from now'


With the future always uncertain, how can an investor pinpoint companies whose profits will be 'materially' higher in the years to come? Buffett's trick is to look for businesses that already have competitive strengths and -- crucially -- operate in areas that are not susceptible to major change:


"You will see that we favour businesses and industries unlikely to experience major change. The reason for that is simple: We are searching for operations that we believe are virtually certain to possess enormous competitive strength ten or twenty years from now. A fast-changing industry environment may offer the chance for huge wins, but it precludes the certainty we seek."


More than anything, Buffett looks for companies that have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key to investing is not assessing how much an industry is going to affect society, or how much it will grow, but rather determin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any given company and, above all, the durability of that advantage.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that have wide, sustainable moats around them are the ones that deliver rewards to investors."

A rational price


While Buffett's investing style may have progressed, he still remains faithful to Graham's core principle: the margin of safety:


"We insist on a margin of safety in our purchase price. If we calculate the value of a common stock to be only slightly higher than its price, we're not interested in buying. We believe this margin-of-safety principle, so strongly emphasized by Ben Graham, to be the cornerstone of investment success."


But how does Buffett assess the value of a common stock?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short-term ratios, he focuses on the cash that a company can generate throughout its remaining life:


"The value of any stock, bond or business today is determined by the cash inflows and outflows - discounted at an appropriate interest rate - that can be expected to occur during the remaining life of the asset."

"Common yardsticks such as dividend yield, the ratio of price to earnings or to book value, and even growth rates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valuation except to the extent they provide clues to the amount and timing of cash flows into and from the business."

Concentration, not diversification

Concentrating just on his common stock portfolio, this study showed Buffett having never owned more than 10 different shares during the 1990s. Furthermore, a third of the portfolio has generally been invested in just one holding. In fact, Buffett actually states that greater diversification can actually increase your risk:


"If you are a know-something investor, able to understand business economics and to find five to ten sensibly-priced companies that possess important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s, conventional diversification makes no sense for you. It is apt simply to hurt your results and increase your risk. I cannot understand why an investor of that sort elects to put money into a business that is his 20th favourite rather than simply adding that money to his top choices - the businesses he understands best and that present the least risk, along with the greatest profit potential. In the words of the prophet Mae West: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can be wonderful.' "

Quotes of the Day by Jacques Rueff

" The functio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as thus reduced to a childish game in which, after each round, the winners return their marbles to the losers.".

"If I had an agreement with my tailor that whatever money I pay him he returns to me the very same day as a loan, I would have no objection at all to ordering more suits from him."

- French economist Jacques Rueff explained the dollar recycling program back in 1961, before it even existed, as he saw what would happen once we went off the gold standard.

"The West was risking a credit collapse and the gold-exchange standard was a great danger for western civilization. If I did so, it is because I am convinced — and I am very emphatic on this point — that the gold-exchange standard attains to such a degree of absurdity that no human brain having the power to reason can defend it.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he regime, and what is its difference from the gold standard? It is that when a country with a key currency has a deficit in its balance of payments—that is to say, the United States, for example—it pays the creditor country dollars, which end up with its central bank. But the dollars are of no use in Bonn, or in Tokyo, or in Paris. The very same day, they are re-lent to the New York money market, so that they return to the place of origin. Thus the debtor country does not lose what the creditor country has gained. So the key-currency country never feels the effect of a deficit in its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the main consequence is that there is no reason whatever for the deficit to disappear, because it does not appear."

What Rueff predicted should be called the danger for "Eastern" civilization, if one think what the US Government has been doing for decades. Two articles, one in 1965 and the other in 2004, further explained the danger of using the US dollar as a unit of reserve.

http://goldismoney.info/forums/archive/index.php/t-7281.html

http://www.safehaven.com/article-1406.htm

亞洲金融危機十年下一棒是誰

適逢亞洲金融危機十年祭,想不到未寫股票,先寫貨幣,特此轉載一篇精彩的文章,好讓大家從歷史學習,並對未來有所警惕。

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guancha/20070703/14073748918.shtml

  東亞經濟奇跡就像一場“擊鼓傳花”遊戲,從1950年代中期開始,繁榮一棒一棒地從日本傳給“四小龍”,再交給“四小虎”……直至今天,東亞奇跡完全演繹成一部“中國傳奇”。6月11日,世界銀行發表《東亞復興》報告,語調繼續了1993年該行《東亞奇跡》的興奮和決斷,歡呼著新的奇跡再現:“中國成為了推動這一地區發展的核心動力。”

  但是,在這烈火烹油的輝煌時刻,我們必須記起10年前的7月2日,奇跡轟然坍塌的那一時刻。那場周身通電般的金融崩潰,將《東亞奇跡》讚賞的8個亞洲“優等生”齊齊打落凡間。至今,日本仍在努力從“失去的10年”中艱難復蘇,地區第三大經濟體韓國還在困境中苦苦掙扎,中國臺灣和泰國的表現令人沮喪。

  現在,繁榮的下一棒已經傳給了中國。儘管世行再次以《東亞復興》賦予了無上榮光,但這是不是一個“烏鴉嘴”貝利式的預言?面臨經濟明顯過熱、資產價格沸騰、人民幣“天下圍攻”的中國,在民族復興夢想實現的歷史關鍵時刻,能否躲過一場暗流湧動的危機?

  是再次成為“刀俎”下的“魚肉”,還是讓崩潰的下一棒落到“做局者”自己手中?中國能否擁有真正的奇跡,或許全在此一戰。

  □記者 甯南

  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紀念亞洲金融危機10周年,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6月21日,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舉辦的“亞洲金融危機十周年國際研討會”上,主持人舉著一本1994年7月7日刊發的《遠東經濟評論》說道,“這是我收藏的一本雜誌,封面是一頭象徵泰國的大象,周圍鈔票滿天飛,情緒興高采烈,但三年之後就出現嚴重的金融危機。”話音未落,台下爆出一片笑聲。

  當主持人以“我相信中國不會出現危機”結束發言時,坐在一旁的泰國財政部財政政策研究所所長Kannit Sangsuphan表情甚耐琢磨。某種程度上,這裏洋溢的笑聲和樂觀仍嫌太早,儘管風暴發生的那些殘酷歲月已逾十年,但危機留下的影響和東亞奇跡道路上的宿命,依舊籠罩在東亞上空。

  宿命的東亞?

  所羅門寶瓶中放出的“魔鬼”,在前世界銀行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看來,是曾被認為讓亞洲國家明星般崛起的主要支柱——出口導向的經濟戰略與政策。

  這種政府主導經濟發展大政方針,國家集中資源重點突破關鍵性領域,以出口為導向,人民高儲蓄為主要特色的發展模式,自1960年代以來,從日本開始,在韓國和東南亞諸國迅速傳播開來。其成果就是,經濟空前繁榮,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高,教育水準穩步提升,絕對貧困人數快速下降。例如,印尼人口貧困率在20多年內從1975年的64%下降到不足11%。

  顯然,這是一種完全背離了“華盛頓共識”所極力推銷的“自由市場經濟”的獨特發展模式,它自然吸引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興趣。但東亞人民依靠汗水和智慧賺來的每一分錢,最後竟然都被一隻魔法之手變成了反噬的“吸血妖怪”。

  1960年代末,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出口大國,其日益上升的外匯儲備在扶助其成為工業強國的同時,也見證了出口增長戰略的成功之處。但從1981年開始,這個國家的貿易順差就如脫韁野馬般節節上漲,1968—1989年間,積聚的貿易順差為75萬億日元,外匯儲備也從30億美元增加到840億美元。大量資本流入帶來的信用擴張因此拉開了序幕,日本國內信貸與GDP的比率,從1970年的135%增長到了1989年的265%。

  到了此時,日本的房價和股價終於“升天”了。東京的“帝國花園”價值可以買下整個加利福尼亞州還綽綽有餘,日經指數1989年衝破了38000點。

  但信用擴張舉辦的“盛宴”在高潮中戛然而止,日本過度投資造成的國內生產能力過剩,最終在1990年導致泡沫破裂,股價和房價開始“跳水”,其中股價下跌75%,房價縮水50%以上。直至今天,日本還沒有完全緩過來,而政府的負債卻上升到了GDP的140%,使得日本的國家信用評級淪落到了與阿爾及利亞同等的地步。

  即便如此,“四小龍”和“四小虎”依然接過了出口導向戰略的接力棒。1980年代初期,日本為了應對美國人施加的日元升值壓力,開始把製造業轉移到亞洲各國。不論是模仿還是承接,泰國、韓國、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等國開始了日本奇跡的複製。

  四面八方的繁榮之花在東亞“盛開”了。1984—1996年間,泰國外匯儲備由19億美元上漲到377億美元,韓國由25億美元上漲到340億美元,印尼從50億美元上漲到190億美元,馬來西亞從40億美元上漲到270億美元。無論當初這些貨幣進入該國的原因為何,最後資金進入這些國家銀行體系後,貨幣供應出現爆炸性增長。

  相同的宿命再次發生,無論是資本帳戶順差、貿易和經常帳戶順差還是短期債務,資本大量流入引發的信用泡沫,在帶來經濟高速繁榮的同時,也在不斷蒸發社會財富,將經濟推向危險的邊緣。

  1997年7月2日,喪鐘敲響。泰國的泡沫首先被大鱷索羅斯擊破,泰銖貶值超過50%,股市市值跌去95%。隨即,崩潰瘟疫般遍染了壯觀的東亞“雁陣”,風暴橫掃亞洲,一直延伸到萬里之遙的俄羅斯和巴西。

  1998年1月26日,一位女行政人員在香港《信報》上發表了一封給董建華和曾蔭權的公開信:“原本做人好安心,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離婚後也不用為生活擔心,但在短短3個月間,香港經濟百日蕭條,百業萎縮,無錢的沒有錢花,有錢的也不敢花了。一家人安分守己20年來的積蓄好似刹那間化為灰燼……經過近期香港面對的風潮,我的心情好像被拋下大海一般沉重,從未有過這般不安的心情。”

  然而,也正是在那最悲慘一幕展開的時候,中國已經悄悄接過接力棒,踏上了出口導向的發展道路。於是,21世紀初最壯闊的經濟傳奇,踩著與日本、“四小龍”和“四小虎”相同的節奏,開始了新一輪高速繁榮。

  從2001年到2006年,中國國際貿易總額由5098億美元上漲到17607億美元,其中順差由226億美元提高到1775億美元,外匯儲備由2120億美元上漲到2007年3月的12020億美元。美國再也受不了中國的出口攻勢,如同20多年前對待日本一樣,開始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

  由此帶來的信用擴張速度和巨大體量,令東亞過去經歷的一切都自歎不如。此期間,中國信貸總額由11.23萬億元人民幣躍升到23.9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由15.8萬億元飛漲到34.6萬億元,股市總市值由4.35萬億元升至8.94萬億元。尤其是2007年以來,A股總市值在短短6個月時間,再爆炸性上漲到17.74萬億。中國股市5年一倍的增長速度變成了半年一倍。

  6月20日,叫衰聲已起。美聯社以《興旺的反面:專家警告中國可能面臨日本式的債務危機》為題發表文章稱,“當10年前金融風暴蹂躪著它的亞洲鄰國,中國作為局外人安全地坐在旁邊,它的市場和銀行基本上對世界封閉,和開放經濟所經歷的動盪是隔絕的。但今天中國成熟到自己也能產生危機了,同1990年代早期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類似,而且能產生巨大的全球影響。”

  在亞洲金融危機十周年之際,全世界都盯著中國,是念動咒語將“魔鬼”收回寶瓶,還是13億國人辛勤收穫的財富被“魔鬼”生生吞去,繼續一場以奇跡開場、以悲劇收尾的詠歎調?

  美元“魔法”

  現在,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的經濟學家,異口同聲都要把出口導向發展政策吊上十字架。但這就如同辛勤的老農把糧食的賤價歸因於手中的農具太有效率一樣。事實上,出口導向只是一件政策工具,只能決定產量,而無法左右價格。

  從現代資本主義三次工業革命的歷史來看,無論是盎格魯-撒克遜的英美,還是戰前戰後的德日,在國家崛起的道路上,無一不是依靠強大的國際貿易,通過持續不斷的出口獲得了巨大的財富。相反,縱觀近代史以來的文明世界,沒有哪個國家靠著國內消費實現了現代化和強盛。而出口導向政策在東亞地區的流行,與其說是一種選擇,還不如說是一條任何國家實現繁榮富強的必由之路。

  因此,東亞的宿命並非出於道路選擇的失敗,而是在通往國家成功的道路上,遭到了既得利益者控制的現行體系太多的盤剝、欺詐甚至惡意攻擊。這其中最神奇的莫過於美元“魔法”,因為這種綠色的印刷品能夠肆無忌憚地控制價格。

  貨幣本質上只是一種價值測算的度量衡工具,最重要的特徵應該是中立、恒定,不以銀行家的貪婪為轉移,不以政府的喜好而左右,不以壟斷利益集團的訴求而漲落。但在歷史上,這一切只有自由選擇而來的黃金和白銀做到了。

  在金本位制的貨幣體系下,全球所有主要貿易國家均以一定價格盯住一定數量的黃金,造成這些國家的貨幣一直都維持固定的匯率。金本位制以一種自動的調整機制,防止了各國貿易帳戶失衡的問題。順差國因為積累了更多的黃金,會在該國銀行體系創造更多的信用擴張,在促進繁榮的同時也引發通脹,物價上漲導致該國貿易競爭力下降,出口下滑、進口上升,黃金開始外流; 而逆差國則相反。在金本位制下,政府是不敢輕易像現在的美國這樣搞預算赤字,因為那會形成貿易赤字和黃金外流,導致痛苦的蕭條。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金本位制最接近的替代品。二戰後,美國為了自己掌控的資本主義世界有一個穩定的金融和貿易體系,以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固定價位,為日德諸國創造了通脹幾乎為零的“黃金”發展環境。

  然而,美國發現,“鐵面無私”的黃金度量衡讓競爭處在了一個公平的起跑線上,其他國家通過更勤勞的工作,獲得了遠遠超過美國的競爭力,財富開始向德日這些國家轉移。1960年代後期,許多國家把掙來的美元儲備滾滾洪流般從美國聯邦儲備局設在諾克斯堡的金庫中換回黃金,華盛頓徹底不願意繼續充當“雷鋒”了。1971年8月,尼克森總統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當美國不再信守美元兌換黃金的規則時,過去能夠防止持續失衡現象的調節機制失去了作用,而那些能夠讓美國貿易赤字不斷接受檢驗的限制條件,也好像變魔術似的消失了。這個國家不再需要以黃金作為進口的支付手段,甚至不再需要以黃金作為美元的支持。

  或者說,從此以後,美國就能以沒有任何支撐的美元和美元計價的債券作為進口支付手段,享受其他國家人民通過辛勤汗水製造的消費品,而換回一堆自1971年完全脫離黃金後、其購買力已經下降了94.4%、1美元只值1970年代初5.6美分的綠紙。

  掩藏著人類最不公正交易的美元紙幣本位時代,就這樣悄然來臨。流通中的美元數量開始爆炸性增長。目前美國累計的經常帳戶赤字已超過3萬億美元,當大量美元進入那些與美國保持大量經常帳戶盈餘的國家金融體系後,就等於開啟了沒有控制、沒有極限的信用創造“魔瓶”

  這種信用創造和擴張以紙幣儲備為支撐,隨即產生了遍及全球的信用泡沫,其特點就是流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經濟持續過熱、流動性過剩和資產價格膨脹的景象,並成為投機者的天堂和一國經濟的屠場

  特別是在一個價值尺度不停變化和縮水的“美元魔方”中,美聯儲不再受困于黃金的束縛,而可以像黑社會老大一樣,按照自己的利益隨意給美元的買家和消費品賣家更換秤砣

  不幸的是,東亞奇跡就發生在這樣一個已經處於貨幣“無政府狀態”的世界中。

  1961年,天才的法國經濟學家雅克·呂埃夫在《財富》雜誌上前瞻性地描述了美國赤字給國際貨幣體系帶來的致命危險:“國際貨幣體系功能已經降低為小孩子的遊戲,而當這場遊戲的每一個回合結束後,贏家就要把他們的彈珠歸還給那個洋洋得意的輸家(美國)

  “遊戲的過程是這樣的,當美國相對其他國家出現貿易逆差,就會支付美元,而接受這些美元的某國國民會把美元賣給該國的央行,以換回本國的貨幣。接著該國央行又反過來把這些美元重新投資到美國。”

  於是,一方面美元換成本幣使該國的貨幣供應擴大,另一方面,該國央行把美元重新投資回美國,繼續支持美國赤字增長。如此一來,亞洲金融危機中,危機國貨幣供應氾濫引起的超級通貨膨脹,製造者不是來自“四小龍”或“四小虎”自己,而是遠在華盛頓美聯儲地下室裏24小時不停工作的印鈔機。

  讓我們聽一聽凱恩斯1919年在《和平的經濟後果》針對通貨膨脹所說的真話吧,“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沒有任何手段能像它(通貨膨脹)這樣如此隱蔽和可靠地來顛覆現政權了。這個過程潛在地積聚了各種經濟規律中的破壞因素,一百萬人中也不見得能有一個人看得出問題的根源。”

  至於亞洲金融危機中的犧牲者,可能永遠也不知道,1997年“罔顧左右而言他”的格林斯潘,早在1966年在其還沒有美聯儲主席頭銜時發表的《黃金與經濟自由》一文中,曾說過一段誠實得令人震驚的話: “在沒有金本位的情況下,將沒有任何辦法來保護(人民的)儲蓄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將沒有安全的財富棲身地。這就是那些福利統計學家激烈反對黃金的秘密。赤字財政簡單地說就是沒收財富的陰謀,而黃金擋住了這個陰險的過程,它充當著財產權的保護者。如果人們抓住了這一核心要點,就不難理解有人對金本位的惡意誹謗了。”

  在這樣一個現有體系中,顯然,東亞的宿命幾乎就是設計好的一場局,雖然在一開始,設局者並沒有明確把矛頭指向這些具體的國家。

  華爾街-美國財政部軸心?

  1998年4月6—25日,在亞洲金融危機依然肆虐的時刻,國務院研究室宏觀經濟研究司司長李曉西、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易綱、南方證券副總裁牛仁亮和中行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鄂志寰等人組成的“亞洲金融形勢考察團”,踏上了對泰國、新加坡、印尼和韓國的考察道路。

  因為危機期間中國給予了毫無保留的援助,泰國、印尼和韓國也給予考察團毫無保留的情況介紹。但是考察團盡力收集到的全部談判文本中,唯獨缺少了三份檔,這就是三國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簽訂的秘密協議。

  《商務週刊》調查的結果顯示,每一份檔,至今直接閱讀過的人不超過9個。之所以如此,緣於此檔對三國來說,都是近乎于當年鴉片戰爭中《南京條約》那樣的“城下之盟”,永遠屬於民族的奇恥大辱。

  儘管不知道三份秘密檔的具體內容,但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這位因為說了太多真話而在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指示下被“強制退休”的經濟學家,通過2000年4月《新共和》上發表的一篇《內部人:世界經濟危機中我所知道的一切》,讓我們知道了IMF和世界銀行到底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幹了什麼。

  “我從1996年到2000年9月擔任世界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經歷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亞洲金融風暴、拉美和俄羅斯金融危機)。我親眼目睹了IMF和它的控制者美國財政部對這次危機的措施,我被驚呆了。”

  這位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發現,所有的亞洲金融危機受害國在等待IMF援手時都接到了同一份清單:首先是私有化,要求受援國將金融業、電信業、公用事業等國家戰略產業徹底開放; 其次是資本市場自由化,意味著國際資本更加自由地流入和流出;再次是市場定價,IMF會提出對食品、飲用水和天然氣等老百姓日常必需的產品大幅提價,最終的結果完全可以想像,大量的市民示威甚至暴動,資金四散奔逃,留下一片極其低廉的資產等待收購;最後是自由貿易,控制一國市場的機會向外資全面敞開

  更為困惑的是,這位克林頓政府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轉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後發現,IMF和美國財政部在國際上推行的政策,恰好與其國內政策追求相反。他寫到:“我們在國內反對社會保障體系的私有化,然而我們卻在國外提倡它;在國內我們反對平衡預算療法,因為這會限制我們在經濟下滑時使用擴張性財政政策,但在國外,當其他國家陷入衰退時,我們卻強迫它們使用緊縮性財政政策;在國內,我們通過破產法來保護債務人,並且給予他們一個全新的開始,但在國外,我們把破產視為對貸款合同的肆意挑釁;在國內,我們認識到市場的局限性,並不相信市場原教旨主義,認為政府應該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我們卻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推行市場原教旨主義……”

  斯蒂格利茨最後在參與亞洲金融危機救助工作中發現了這其中的秘密:一個或隱或現、節奏匹配的華爾街—美國財政部軸心指揮著一切。當美國財政部指導著IMF組織的國際金融體系踹開一國市場大門後,華爾街上的金融公司就開始擁有了永遠賺不完的錢。

  “資本流入時,它們能夠賺錢;接著,通過向東道國提供怎樣管理資本流動的諮詢服務,它們能夠賺到更多的錢;當這些國家陷入危機後,它們通過重建方面提供的建議,還是能夠賺取更多的錢;當泰國等國在美國財政部和IMF催促下將陷入麻煩的公司拍賣時,它們就以低價購買危機國家的公司; 有時它們在購買之後根本沒有採取任何改革措施,而是等到經濟恢復時,再把這些公司回售給泰國人。因此,無論情況如何變化,華爾街總是能夠賺錢。”

  在他看來,與危機國簽訂的協定背後擁擠了太多的利益,“儘管我們對衍生產品和投機資本將帶來怎樣的不穩定心知肚明,我們迫使外國開放它們的資本市場,讓我們的衍生產品和投機資本進入這些市場,因為華爾街想要這樣,而且華爾街想要的比它們可能獲得的還要多。”

  如果你認為斯蒂格利茨說得太多了,那我們聽聽美國頂尖的貿易理論自由派經濟學家賈格迪什·巴格沃蒂的判斷。這位前關貿總協定(GATT)總幹事亞瑟·鄧克爾的經濟政策顧問,積極為WTO推動自由貿易做理論準備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6月7日再也看不下去來自華爾街的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在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過於活躍的身影。

  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提到:“我依然不明白的是,儘管與前任相比已經取得巨大進步,但保爾森繼續要求中國進行金融改革,這有什麼意義?在這件事上,中國人一定會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做出決定,他們會對自己的利益進行評估。為什麼保爾森對此這麼感興趣?這可能就是被我稱為‘財政部—華爾街聯合體’的一部分。但對高盛有利的也會對美國有利嗎?更貼切地說,就會對全球經濟有利嗎?我對此表示懷疑。”

  在他看來,太多的美國財政部長認為他們是華爾街的部長,“華爾街之所以對華盛頓具有超凡的影響力,原因很簡單,趣味相投、地位顯赫的各界名流形成了一個小圈子,他們大多來自華爾街、財政部、國務院、IMF以及世界銀行等著名的機構”。

  這當然是公開的秘密。例如,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來自高盛,現在又去了花旗;阿特曼來從華爾街來到財政部,接著又回去了;老布希的財政部長尼古拉斯·布萊迪現在重操金融舊業;前世行行長沃爾芬森原本就是華爾街投資銀行家;保爾森的前任約翰·諾斯現在掌管全球領先的私人投資基金Cerberus資產管理公司;剛剛履任世行行長的羅伯特·佐利克前一個身份是高盛集團副董事長,更前一個是美國副國務卿……更不用說現財政部長保爾森的高盛前董事長身份。

  斯蒂格利茨曾經憤懣地指出,冷戰後,全球領袖的權杖落到了美國手中,可無論是克林頓還是小布希,美國政府並沒有令全球信服的新眼光,但華爾街有:它們看到了更多的贏利機會,在它們看來,政府應該扮演這樣一個角色——幫助它們打開海外市場入口,而美國政府在海外推行的政策框架就是要能夠幫助華爾街向海外大舉擴張的框架。

  對此,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的一切已經給予了完美詮釋,而資產價格膨脹、人民幣“天下圍攻”的中國,已經被瞄準為最新也可能是最壯觀的華爾街“盛宴”。

  又是IMF走上了前臺。6月15日,IMF通過了《對成員國政策的雙邊監督決定》。根據該法律框架,IMF無須證明一國是否存在操縱匯率的主觀故意,只要其政策造成“匯率根本性失衡”或“大規模、長期的經常帳戶逆差或順差”的後果,IMF就可以認定該國操縱匯率。6月20日和25日,中國人民銀行罕見地一周內兩次表明其“保留和遺憾態度”,向IMF提出抗議。

  但保爾森堅決支持IMF。他說:“這一改革將允許IMF對一些領域進行更嚴格的監督,例如不夠靈活的匯率。”顯然,華爾街和美國財政部已經相信,該是祭出IMF這個“法寶”的時刻了。

  中國躲得過金融危機嗎?

  老實說,一年來,承載著美國整個金融服務業期望的保爾森幹得不錯。例如,憑藉當初作為投資銀行家訪華時積累的個人關係,保爾森一手促成了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在剛剛結束的第二輪對話中,QFII投資A股的額度從100億美元提高到300億美元,中國承諾簡化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審批程式,允許外國證券公司擴大在華業務,包括自營業務和基金管理業務,取消QDII在海外投資限制等等。但這些顯然遠遠無法滿足華爾街的欲望。

  因為,中國財富大門向華爾街洞開的鑰匙藏在人民幣匯率之中。

  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中的對華強硬派人士莫里斯·戈爾德施泰因做過一項測算發現,人民幣快速升值對美國經常帳戶赤字的影響微乎其微,他指出:“人民幣在美元貿易加權指數中的權重只有15%。即使人民幣升值20%,也只能使美國經常帳戶赤字減少約500億美元,而去年美國經常帳戶赤字高達8500億美元。”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還如此大力強調人民幣快速升值呢?一位經濟高層人士告訴《商務週刊》,“美元和美國國債對中國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人民幣脫離過度膨脹的美元是遲早的事情。之所以要漸進、主動和可控,完全在於我們不希望中國人辛勤勞動換來的財富,像亞洲其他國家那樣,因為匯率大幅升值帶來的波動‘裝進’別人的口袋。”

  但對美國而言,只要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就等於為全世界美元滋生的超量流動性找到了洩洪閥。一旦大量資本能夠湧進中國,僅有的資本管制被衝垮,只是一個技術和時間的問題。於是,一場1990年代初日本金融敗戰將“完美”地複製到中國,華爾街將依靠人民幣自由浮動的匯率機制,踹開中國金融市場大門,把美國的資產泡沫傾瀉給原本虛胖的中國金融機構和國民,而後等待一場金融危機帶來的蕭條,廉價收割中國資產

  不過,對華爾街代表的美國而言,這個計畫最大的弱點是時間。因為只有足夠快地打開中國金融大門,才能在美元體系被天量增長的赤字和債務壓垮前找到“替死”的生機。

  從1913—2001年,美國87年來一共積累了6萬億元的國債,而從2001—2006年短短5年間,美國國債又增加了3萬億美元,至8.6萬億美元,僅付息每年就高達4000億美元。如果再將各州與地方債務、國際債務和私人債務加起來,美國總債務高達44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人人均15萬美元的債務。如此龐大的債務每年需要付息2.2萬億美元,幾乎等於美國聯邦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這也是為什麼美聯儲青睞低利率政策的關鍵所在。

  在這樣的巨大債務下,1美元的真實價值正在迅速接近1美元鈔票的印刷成本。當看穿“皇帝新衣”的人越來越多地發現美元其實只是一堆廢紙的時候,美元本位制將會遭到致命一擊。

  5月19日,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突然對珠寶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美聯社報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宣佈了收購Bel-oro國際有限公司和Aurafin公司的計畫,收購交易完成後將合併為Richline集團,成為美國最大的珠寶供應商。事實上,這位被譽為最愛國的投資家早在1999年初就買入了1.3億盎司的白銀,最多時其頭寸占到市場總持倉量的25%。至於被尼克森“廢黜”的黃金,已經從1盎司35美元飆升到今年5月18日的661.75美元。

  令人慶倖的是,中美的爭奪暫時陷入了一場僵局。正如勞倫斯·薩默斯所說,“如果中國停止平均每星期幾十億美元國債的購買量,美國經濟就會有大麻煩,但是中國經濟由於向美國出口萎縮也會有大麻煩。”事實上,如同當年美國和前蘇聯在冷戰中因為相互擔心核武器而維持和平一樣,中美陷入了一種“金融恐怖平衡”的狀態。

  但是,需要清醒的是,債務懸河下的美元危機並不代表更多的危險在美國方面,如果中國不能堅持自己的思路處理好人民幣匯率問題,別人的風險一夜之間就可能變成中國的風險。

  現在,中國的決策者已經把改變自己被動局面的寶押在了內需上。然而,2006年年底儘管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出口額總量上接近,但出口27.2%的增長速度與消費品零售13.7%的速度之間,有著太大的差距。因此,依靠擴大內需改變貿易結構的失衡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於提高民眾收入,在資產價格已經膨脹的今天,民眾工資上漲的速度能否抵擋通脹的價值侵耗速度,唯有天知道。

  因此,儘快增強中國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是開發內需長遠戰略基礎上的當務之急。

  首先,必須改善儲備資產的結構。前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公開指出:“近期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的急劇上漲,其本質就是美元貶值。弄得不好,幾年之後可能導致出現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局面。最近,日本官方和民間一齊動手,加緊儲備稀有金屬,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據有關資料報導,我國巨額的外匯儲備中2/3以上為美元資產,黃金儲備只有600噸左右,占全部外匯儲備的比例僅為1.4%;而美國黃金儲備超過8000噸,占其全部外匯儲備的60%以上;德國黃金儲備3433噸,法國2945噸,義大利2451噸,均相當於其全部外匯儲備的50%以上。一旦發生美元急劇貶值的情況,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將大幅度縮水,國民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

  其次,決策層和監管部門需要建立金融風險防火牆。嚴格監管外資銀行通過銀行支票、銀行票據、信用卡、房地產按揭貸款、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金融衍生產品等多種方式直接介入中國的貨幣發行領域,在中國製造和惡化資產泡沫。尤其嚴加防範中國境內一切與外資銀行簽訂的金融衍生合約這種“資產泡沫放大器”。

  4月份,中國突然拋售了58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是7年來美國國債遭遇的最大規模拋售。紐約市場即刻有了反應,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利率)猛然超過5%,創下2002年以來的最高值。於是,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羅伯特·基米特匆忙趕往中國,“拜託”中國不要出售美國國債。

  6月23日,韓國《朝鮮日報》以《中國不甘示弱的反擊力》為標題報導了這個消息:“美國強行展開貿易報復措施的同時,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壓力,但中國也具備不甘示弱的反擊力。”

  類似這樣你來我往的爭鬥,還包括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在私募基金“黑石”上的投資。一方面,中國利用外匯資金向美國企業投資,可以將美國企業的利潤原封不動地轉移到中國;另一方面,美國投機資本完全可以利用中國提供的“彈藥”回頭暴炒中國資產價格。

  未來,這樣的爭鬥可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但現在,令人最擔心的還不是中國決策層的智慧。一位曾經身居金融決策高層的領導在採訪中向《商務週刊》說,“建行上市前引進戰略投資者,寧願以低價向外資銀行轉讓大份額的股權,也不願意高價讓中國人壽這樣有實力的國內金融機構進來。甚至已經得到了高層同意,最後還是遭到了抵制。為什麼?”

  隨後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上市,同樣是滬港兩地IPO,H股發行數量大而且價格低,A股則數量小而且價格高。

  “如果說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A股發行數量小,是因為當時國內股市低迷擔心壓垮大盤。但此後國內股市明顯好轉情況下,工商銀行和中信銀行同時A+H發行上市,為什麼仍然是H股價廉量大,而A股量小價高?”他給《商務週刊》的一份資料顯示,工商銀行H/A股比例是2.7倍,中信銀行是2.4倍,交通銀行是72.3倍,中國銀行是2.8倍。

  “堡壘最容易在內部攻破,這應該是中國最不能接受的失敗,也是我們最應該防範的失敗。”在他看來,在金融安全這條戰線上,不僅要防範金融腐敗,更要防範一切國內金融利益集團與國外金融利益集團的利益結盟。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Buffett on TV

1. Buffett and Gates Go Back to School


This is a program I came across by chance on TVB Pearl. If you want to download it, please click on the following link http://forum.8cyber.com/thread-14439768-1-1.html and then 茨.torrent . This show is like another AGM of Berkshire Hathaway, with Charlie Munger being replaced by Bill Gates and shareholders being replaced by students.

2. Warren Buffett - The Billionaire Next Door

I am not surprised at all by Buffett's simple way of living. However, I am fascinated by two things.

First, 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offers a unique elective course, "The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Warren Buffett," that focuses on the investing principles of Buffett. I think of it as a good phenomenon. Nowadays, I still don't understand why those professors use volatility to measure risk.....

Second, would you believe that LeBron James has been a good friend of Buffett for quite a while? How many youngsters would ever have the intention of learning investment from Buffett? Well done, King James!

http://www.getrichslowly.org/blog/2006/12/19/the-billionaire-next-door-the-wisdom-of-warren-buff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