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理論,對中國的民主、人權前景表示樂觀。理論的根據是,歷史上,歐洲在資本主義興起之後,產生了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力量逐漸增大,導致了民主、政治革命。理論說,中國經濟發展,也湧現中產階級,所以歷史會循跡前進,中國的民主政治改革,也就有厚望焉。
這種理論十分「想當然」,以為歷史上在歐洲發生過的事,在中國也會發生。卻不理會歐洲是歐洲,中國是中國。「什麼事情中國鬼一上身,就不一樣了。」(林語堂語,大意),最常聽到的「中國國情不同」,確然顛撲不破。
讀侯文詠評《金瓶梅》鴻文,其中一節,極明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商人一旦開始發財,他們想到的,不是如何向統治者爭取『人權』、『財產權』,反過來,只是被動地附庸在封建制度的權力結構底,試圖得到庇護並且分享權力的一杯羮。在這樣的情況下,商業動力不但沒有促進社會制度,反而只是更加鞏固了原先那個封建社會裏不公平的一切……」
文章評的是西門慶,因為精采,所以放在當今來看,正是如今的現實寫照。如今在「經濟起飛」中「先富起來」的那一群新階級,不是本來就是封建權力上層的關係群,就是依附權力才取得利益的奴群,最好的情形,不屬於以上兩種,也在取得利益之後,忙不迭依附權勢。形態雖然不同,而「西門慶」則一,那是典型的中國國情,中國特色的表現。
所以,歐洲歷史上發生過的中產階級壯大,導致民主自由人權的大發展,不會在中國出現。這一點,其實只消看看香港那些厚顏無恥依附權勢者的嘴臉,就能明白了。那些,大多數還是根本不必向權勢屈膝的,可是,奴性,正也是國情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